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执行情况总结

本站原创 2020-01-15 11:07:35

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执行情况总结

---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

 

1.      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也叫时间储蓄,其概念来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美国,在时间银行里“时间”是唯一可以认可的标准,参加者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在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的服务。在我国现阶段,此模式多用于社区低龄老人服务于高龄老人。

 

2.      机制

2.1起因

2008年被成为中国的志愿服务元年,起于奥运会、汶川地震,后来志愿服务在我国蓬勃发展。大家都熟悉的类目有环保、扶老、助残、公共安全等,服务的场所有大型赛事、社区、学校等。而近几年,在国内志愿服务中,也纷纷引入了时间银行的理念,比如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建立的“志愿北京”线上服务平台,为全市的志愿者提供了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实现“时长记录”,也一直在致力于时间银行的兑换探索,比如志愿者免费乘车、志愿者免票进故宫等都是很好的资源回馈。但到目前仍没有实现常态化的即时兑换。

成立于2014年的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宗旨是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增强老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为主线,建设老年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按照社会所需、老年人所求、志愿者所能的工作方向,发展老年志愿服务事业

老志协自成立以来,先后在金融街街道、大栅栏街道、西城区民政局的支持和指导下,进行时间银行项目的研究。在实践中发现,社区志愿服务需要常态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要有可以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志愿服务对象,那么在社区里的、刚刚退休的、身体健康的、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的低龄老人是非常适合做常态化志愿者的,同时是推动时间银行项目实施的关键点。在进一步的推进过程中再次发现新的问题:在兑换内容上,不能实现常态化的即时兑换、没有吸引志愿者的好的兑换内容、没有符合社会规律的兑换支持系统,时间银行项目就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在2018年,协会向西城区民政局提出,时间银行系统在养老领域内是容易实现的沃土,容易实现志愿服务+回馈的闭环。

2.2 即时兑换

    基于以上原因,在西城区民政局的指导与推动下,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承接创建西城区养老驿站志愿服务反馈机制项目,组建以养老服务驿站为主体的低龄老年志愿者团队,组织为老服务,进行志愿者管理,记录有效志愿服务时长,获得志愿服务积分,积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即可提取使用积分,在驿站获得与积分相匹配的物品或服务;也可参与养老服务驿站的项目,获得相应的项目补助。

2.3 主体

    养老服务驿站是招募志愿者、组织服务的实施方,也是即时兑换的主体,即时间储蓄的银行,储户是志愿者,载体是信息平台。养老服务驿站同时登录“志愿北京”和“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网络平台,发布活动信息,记录和统计服务数据。

 利用“互联网+”的手段让所有志愿者在这上面的服务都是看得见的,多渠

道让志愿者感到他们的付出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

 

3.      志愿服务

 驿站根据社区需求,制定志愿服务方案,负责组织实施,志愿者具体执行,

是服务的提供者。志愿服务内容:

模块一:日常照料,电话探访、入户巡视、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家政服务、扶助出行、协助购物等即时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预约,提供送餐、陪伴就医等服务。

模块二:精神慰藉,陪伴老年人聊天、协助老年人参与文化娱乐等精神慰藉服务。

模块三: 专业服务,包括提供具有执业技能资质的生活护理、康复理疗、心理治疗等相关老年人身心健康方面的服务。

模块四:其他服务,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的相关服务。

 

4.      爱心回馈

4.1 服务积分

按照服务时长兑换积分,志愿者每服务一小时,就获得1分的积分,各驿站可结合自身经营的项目,自行制定兑换标准和内容,也可引进爱心商家对志愿者进行物品的兑换或让利优惠。特别强调的是,在每次服务结束后,各驿站要评估服务的效果,再登记确认积分,评估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化。

 

4.2回馈的形式

  评比表彰

  积分兑换

  项目内回馈

 

4.3回馈的内容

模块一:回馈物品,生活日用品、食品等

模块二:回馈服务,收费的各类讲座、收费的培训及活动、午餐、康复理疗、

        体检、专家义诊、维修服务等。

   模块三:志愿服务补助

 

5.      相关制度

    时间银行项目的运行离不开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这其中志愿服务时间的管理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志愿者的回馈工作。老志协目前建立了:志愿服务管理条例、服务须知、人事管理制度、团队负责人岗位职责及分工、合作管理制度、志愿者招募管理、志愿者档案管理、时间储蓄+积分等管理制度,逐渐完善社会组织与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6.      信息化程度

老志协自2015年开发官网,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实施,在志愿服务时间的管理上,两种相互统一,确保志愿服务时间的科学、准确。在线上,协会制作的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官网可以及时准确的记录每一位志愿者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只需各驿站提前将志愿者信息、活动内容及活动时长提前录入到平台,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每次结束后只需勾选参加的志愿者,就及时累加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长,做到了简便、快捷的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官网还有志愿者招募、志愿者管理、活动管理、活动宣传、活动展示、优秀志愿团队展示、优秀志愿者展示、志愿服务保险等功能,各驿站志愿团队可以将自己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风采展示等信息维护到网站,作为宣传和引导的一个窗口,可有效的将地区的志愿服务串联起来,在发动社区志愿者家庭参与为老服务方面起到积极地影响作用。 目前在开发新的手机移动端功能软件,让“互联网+时间银行”更加便捷和客观,数据统计简单易行。

 

7.      目前进展情况

  目前协会志愿者8731人,志愿团队59个,服务对象17000余位老人,固定服务的养老照料中心6个,参与回馈合作的爱心企业40余家、社会组织20余家、基金会8家、高校13家,志愿服务时长67885小时,积分兑换相当于约47万余元。

 

 

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  马乃篪

2020115


友情链接 LINKS